2009年10月5日

讀書方法新解


芭瑪颱風和米勒颱風一前一後,
讓我的頭皮發麻起來,
但在兩個颱風的夾擊下,
居然還能夠賞月,
而且月娘是那麼的清晰,
台灣真是塊福地啊~

在從老家回台南的路上,
和太座大人談到了孩子未來教養的問題,
我提到以我個人從小所受的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
我認為在進大學前所受的應屬於「基本常識」,
這個感覺是在踏入社會後才慢慢體會出來的。

為什麼說大學前的教育是基本常識呢?
因為我發現在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知識、訊息、資料,
大多來自於這一段教育所賦予的,
從應對、撰文、語言、算數、邏輯、共事、溝通、協調、地理、歷史...
幾乎都是這段時間所培養出來的,
而考試,
只是讓我們能夠確認自己是不是已經掌握這些基本資料。

我想,
這和過去我們所體會的大學前教育很不一樣,
我們也可能誤認這段教育結尾考試(如聯考、指考...)的意義。

當然,
應該會有很多人認為,
在國中、高中的數學中放機率、三角函數、微積分等內容,
或者在物理、化學中交代艱深的課程,
在國文中加入詩、詞、歌、賦、古文等,
在地理歷史中介紹國外訊息等,
已經超過「基本常識」的範疇,
但,
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可能數學在某些部分學得不好,
但至少知道這些「名詞」甚至知道一點點內容。
我們可能掌握不了物理、化學特性,
但至少聽過某些大師、某些定律、再加上一點理化發展故事。
我們可能只背了幾首唐詩、宋詞或觀不止的古文,
但至少在看到成語、民間故事時不會像個外國人。
我們可能記不了某地特產、某事發生年份,
但至少出去旅遊時不會對各地完全陌生。
以上種種,
不都是從課本轉化為常識的過程嗎?

這樣推來,
所謂的常識,
是奠基在我們過去所受教育,
並融合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經驗而成,
而這些常識的根基,
不應該隨著在我們升學考試的過往而消逝,
而是越用越靈光,
以至於成為我們身心的一部分。

在大學前的教育之所以不得要領,
多半是點狀或線狀的吸收,
縱使偶而有面狀的體悟,
也很容易因為與生活經驗無法結合,
因此難以持續轉化為「立體」認識。
在「德、智、體、群、美」的次序,
以及著重升學的氛圍下,
「智」的第二順位似乎只是為了標榜以「德」為首的理想,
卻成為「實質老大」。
殊不知「德、體、群、美」(無順序)卻是在漫漫人生累積智慧的重要因子,
無德無法得智(德性不足人家不會教導)、
無體無法持智(體魄不足無法持續智識)、
無群無法聚智(合群不足無法得到群體智慧)、
無美無法感智(美感不足無法分辨細微的差異奧妙)。 

這是我在博士班期間到現在為止的體認。

所以,
我們是不是太強調過度的練習,
而忽略掉與生活經驗的結合?
我們是不是太急於得知某個字辭的解釋,
而輕視字、詞、句的適用處所?
我們是不是太習於教導者的給予,
而忘記身為學習者感觸、體認的珍貴?

大學前教育談完後,
再來談大學後教育。

在此所謂大學後教育,
是屬於泛大學的教育,
包含大學、科技大學、專科院校等。
而這些教育,
主要是傾向職業教育,
尤其在台灣,
產業風水輪流轉,
家長們為了子弟能夠「選對行」,
往往是在填志願前,
才根據當年度的各種分析,
決定要投身於那一個科系。
興趣???
得了吧!
那能吃飯嗎?
我想很多家長都還是抱持著「聽明牌」的角度「幫」子弟選一個「好」科系。
可誰又知道,
當學成畢業後,
當年的「好」科系是不是「還好」呢?

當景氣好的時候,
畢業即就業;
當景氣差的時候,
畢業不想失業就得找研究所繼續K。
而這幾年,
就是因為不甚景氣,
加上研究所數量與招生名額極速擴張,
導致研究生素質有下隆的趨勢,
甚至有研究生數量超過大學生的奇特景緻。

然而好不容易進到大專院校,
怎能不「由你玩四年」呢?
各式活動、各式社團、交女朋友、準備期中期末考、交報告...
拿到畢業證書投入社會後,
讀書?
算了吧!
除非要考公家或內部升等考試,
否則誰要再讀書?
看看雜誌、上上網路算不算?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從以「智」為首的大學前教育,
怎麼在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後,
變成著重在功利、晉升、薪資、優沃而無所不用其極?
變成談他人八卦、醜聞、閒事、嗔癡而絲毫不知其弊?
從「重智」到「無智」,
究竟我們受高等教育,
是讓我們長知識、長見識,
還是讓我們越來越愚魯?

這是不是過度追求「智」的反作用?
連帶德、體、群、美通通棄絕?

什麼叫學問,
什麼叫知識,
我們可能要好好想一想...

現在我即將為人父,
不像有些家長煩憂孩子會被同學朋友帶壞、會被老師教壞、會被壞人擄走,
我所想的是,
在更紊亂的時代,
就是更有機會的時代。
我所想的是,
如何從教他吃魚、給他魚吃、教他釣魚,
到讓他學習製作釣杆和認魚的本事、游泳的技能、發展出保護自己、保護生態的知識與能力,
甚至是遊說他人加入保護環境行列的便給口才,以及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方法。
其他方面亦如是。

在一個人的有生之年,
所有的知識與資訊要從頭摸起,
再努力的人恐怕也難以做到,
必須接受前人智慧的流傳,
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甚至更上層樓的基礎。

這得透過讀書。

書怎麼讀呢?
書這麼多怎麼讀得完呢?
書所述及的領域這麼廣闊怎麼選擇呢?
書是不是要背起來才叫讀呢?
書是不是要K厚厚的一本才算呢?
...
上面只有第一個才是問題,
克服後,
其他都可迎刃而解。

讀書,
當然要從自己有興趣的下手,
從一個點開始,
慢慢將興趣的範圍拓展開來。
從一本覺得有趣的書開始,
再找相近的書籍、資料、網頁,
增加資料蒐索範圍,
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德文的、法文的、西班牙文的、俄文的...
走馬看花,
不需要太仔細。
看不懂也沒關係,
看看圖片也可以,
總之,
就自己興趣的部分,
不斷地向下挖,
不斷地向旁擴開,
不斷地往自己的腦袋裏塞,
我們神奇的頭腦,
會自動地將這些看似亂七八糟的訊息加以連結串接,
到某一天,
我們會發現自己突然「通了」。

這就是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所提的,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以前在國文課讀到這篇,
都不能瞭解為什麼「不求甚解」為什麼還會有「會意」,
國文老師也說不太上來,
因為「不求甚解」通常被拿來做為負面評語的。
直到我在博士班時受到指導教授的「刺激」,
大量閱讀商業、管理、散文、遊記等「非專業」的書籍,
才慢慢打通「腦筋」,
進而擴大閱讀的範圍,
且不限於專業、非專業、圖像、非圖像,
甚至暴力、色情、邪惡、醜陋、變態、虐待等世俗認為離經叛道的書籍,
通通接受,
為什麼?
因為這些都是人類所做出來的,
不去瞭解,
就等於刻意矇住眼睛,
否認這些事物的存在,
如同駝鳥。
我們可以知道,
但我們可以不做。

所以綜合起來,
讀書的方法很簡單,
下面配合我個人經驗,
提出一套讀書方法,
如圖1所示。
圖1 讀書方法流程

這圖所奠基者,
是在「讀書的隨機性」,
也就是除了要滿足考試/專業的要求,
讀書應該是隨我們當時的心情、所關注的議題、所接觸到的事物、所遭遇到的境地等,
來決定我們要看什麼書。
在這種狀態下,
讀書並不受到任何個人的拑制,
除了我們自己,
所以前面提到領域的選擇、要不要背內容、是不是要求厚、讀得完不完等疑慮,
其實已經沒有所謂了。

在讀書的心情方面,
千萬不要硬撐,
當我們感到我們已經有一部分失去興趣的時候,
請很快地把書闔上,
別再讓它影響我們的興緻了。

反之,
如果睡覺時間到了,
我們卻看書看到欲罷不能,
若明天沒啥事兒,
請盡情感受腦袋高速運轉那通體舒暢的「欣然忘食/欣然忘睡」吧!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讀到讓自己「爽」到睡不著的書,
並引發我們腦袋高速的思考、神經突觸高速的串接,
我們自然而然會想通一些事情,
自然而然會創造一些令人驚訝的作品,
自然而然吸引同類型的人靠近,
自然而然瞭解德為何、智為何、體為何、群為何、美為何,
也會自然而然有一些事後想想不可思議的境遇。

希望這種種奇妙的歷程,
每一個人都能夠感受過。


劉衍志
2009.10.05于綠中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