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中心同仁對於人力運用與人才培養的討論,
在此我也將個人想法訴諸文字,
做為「中心的永續」系列的第一篇。
每一個單位都是由「人」所組成,
綠中心當然也不例外。
少了「人」,
綠中心就不綠中心了。
有人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困難的在於:
- 如何找到適當的人才
- 如何留住適當的人才
- 如何得到源源不絕的人才
第一項是靠運氣靠緣份的,
唯有依賴深入的瞭解,
才能讓雙方彼此瞭解合作的關鍵。
第二項是比較困難的,
因為來去屬於個人的自由,
任何一個單位實在沒有理由,
也不應對人員的去留設限。
因此,
當人員萌生去意時,
單位如何以適當的方法或手段令其留下,
這就是屬於手腕問題了。
第三項是最為困難的,
一般而言,
當一個單位或一家公司到達某種知名度時,
就能夠有源源不絕的人才可資挑選,
當然,
任何一個成熟的單位都知道,
人才也都在挑選比較單位。
我想,
中心是得天獨厚的,
學校將外頭的競爭加以隔絕,
使得綠中心成為學生的心目中拔尖的單位,
只要適當的引導,
可以得到源源不絕的人才。
所以目前綠中心在人才的問題上,
反倒是回到上述的第一項:不患寡、患不「精」,
一次來一群小朋友,
如何在中心短、中、長期及經費資源相互折衝下,
找到值得長期培養合作的對象?
這不應該只是少數人的責任,
而應該是全體中心同仁需要思考的問題。
之前和主任討論過,
因為現在系上沒有開博士班,
所以類似成大那種三層式的研究組織:
指導教授-博士生-碩士生,
我們就是缺了中間那一層,
但因為系上做專題的風氣挺盛,
所以就成了
老師-碩士生-專題生
的組織形態,
在綠中心則形成
主任-研究員/工程師-碩士生-專題生
的四層式組織,
稍可彌補碩士生與專題生接續性不佳的情況,
但在實際運作上仍是不足的,
在系上短期內不會設置博士班的情況下,
綠中心需要發展出獨特的傳承型態,
才能在研究/研發持續不墜,
這就與我們的核心能力有關了。
劉衍志
1 則留言:
就一個當過兵的男子,多少可以感受過所謂的「革命情感」,
就如同打仗不能只靠蠻力,也要有好的操練和靈活的思維,
甚至要有過人的膽量....
軍人...主要的天職就是保衛國家....
倘若...受的訓練是如何設計一個花園..
那鐵定倒大楣....
誰來訓練?
戰場上,我想不會是菜鳥兵來指揮老將軍作戰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