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水環境生態規劃人才培育計畫
1.計畫摘要
新河川運動是集合國土復育的觀念,整合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環境工程與生態工程等四大領域,以全流域、全水系、全集水區的概念,從源頭至出海口;由山地、山坡地到平原,涵括全陸地的範圍;再以流域整體的治理以及環境整體營造的新思維予以貫穿。本中心即以此新河川運動全面修訂水患治理叢書。
整套水環境規劃叢書計有五本,其書名如下:
(1).河川環境整體營造規劃
(2).區域排水整治及環境營造規劃
(3).林班地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與規劃
(4).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與規劃
(5).海岸環境整體營造規劃
另外再加上引起土砂災害重要原因之一的地震,其書名如下:
(6).地震與減災-台灣未來的地震
配合上述六本書的編輯,預計開設四門新課程:
(1).生態工法特論:A.河川環境整體營造規劃
B.區域排水整治及環境營造規劃
C.林班地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與規劃
D.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與規劃
E.海岸環境整體營造規劃
(2).環境污染監測、調查與生態恢復
(3).台灣生態環境概論
(4).地震與減災-台灣未來的地震:F.地震與減災-台灣未來的地震
另外配合校際交流資源共享,再開設兩門遠距教學的課程:
(1).地震與減災-台灣未來的地震
(2).台灣生態環境概論
使所有夥伴學校均能分享此一教學資源。
2.計畫緣起
水環境規劃叢書與課程是因應政府「挑戰2008-國家十大發展重點計畫之九「水與綠建設計畫」,共直接影響是95年度政府所推動的「8年1,160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和其後一直持續的治水計畫。
新河川運動是全球環境變遷的共識。國內迄今尚無任何學術單位能完全融合此二核心思維,並完整應用於水環境規劃中。高苑科大綠工程技研中心已經做到此點,並透過專書的發行,將此規劃技術最快速的移轉到全國所有工程顧問公司與技術顧問機構。其直接影響不僅是「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八年1,160億經費所及的約660km2的易淹水地區,其影響是擴及所有國民保安與生命財產的保全。
3.計畫目標
本計畫之目標在教師方面包括有:
(1).開發新課程
(2).編撰教科書
(3).充裕專業領域教學設備
(4).延攬學界與業界師資
(5).執行政府人才培育計畫
(6).遠距教學
在學生方面包括有:
(1).置e化教學平台
(2).建置數位教學系統
(3).產學合作成果回饋教學課程機制
(4).專業技能檢定
(5).本位課程精進
(6).培育水環境規劃專業人才
(7).健全生態環境實驗機制
4.計畫特色
本計畫所規劃之人才培育課程之特色,包括有:
(1).運用本技研中心研發成果,編撰全國唯一在國土復育架構下,將「流域整體治理」與「環境整體營造規劃」兩大理念融入「水環境生態規劃叢書」內,可提供人才培育之外,尚可提供給社區做為水環境生態規劃之參考。
(2).全套生態水患治理叢書解決了河川源頭至出海口與海岸的二十個問題,未來學生們可從這些叢書中瞭解水環境生態的問題,極具參考價值。
(3).全套生態水患治理叢書是理論與實務(中心執行的11個案例)相結合的叢書。
表六十 全套生態水患治理叢書
流域關係
水患治理叢書
案例
【源頭~上游】
國有林地上游整體治理調查與規劃
國有林集水區
【集水區~上游】
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與規劃
塘下橋集水區
【上游~下游】
河川環境整體營造規劃
高屏溪
後勁溪
鹽水港溪
【下游~匯流口】
區域排水整治及環境營造規劃
樹湖溪排水
瑞北坑溪排水
鹿寮排水
興安排水
湳仔排水
【出海口~海岸】
海岸環境整體營造規劃
高雄市海岸復育
5.計畫執行內容
環境生態相關課程開設
水環境生態規劃教學資源網站
編撰教材
高苑科技大學
綠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產學案例
教學設備
學校師資
業界專家
本校學生修讀
遠距教學
夥伴中心學校學生使用及下載
圖二十六 水環境生態規劃人才培育計畫執行架構圖
(1).從課程規劃強化水環境生態規劃人才培育的具體做法
「水環境生態規劃叢書係結合「流域整體治理」與「環境整體營造規劃」兩大新河川運動的核心理論所研發出的一套水環境生態規劃人才培育叢書,其具體內容如下:
A.書名: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與規劃技術手冊
第一章 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與規劃概述
第二章 計畫背景分析
第三章 集水區特性分析
第四章 集水區治理與經營課題與分析
第五章 集水區治理對策研擬
第六章 集水區經營管理對策研擬
第七章 工程計畫
第八章 計畫效益
第九章 案例說明
第十章 後記
B.書名:河川環境整體營造規劃手冊
第一章 河川環境規劃概說
第二章 基本資料蒐集與調查
第三章 河川情勢調查分析
第四章 河川環境營造績效評價
第五章 影響河川環境營造規劃之因子
第六章 河川環境營造規劃策略
第七章 河川環境營造規劃計畫
C.書名:區域排水整治及環境營造規劃手冊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計畫背景分析
第三章 工作計畫
第四章 區域排水規劃課題檢討
第五章 綜合治水規劃構想
第六章 維護管理計畫
第七章 案例分析
第八章 結論
D.書名:海岸環境營造規劃手冊
第一章 海岸環境營造計畫概述
第二章 相關法令與計畫研析
第三章 海岸環境調查與分析
第四章 海岸環境營造重要議題與對策
第五章 海岸環境營造計畫策略
第六章 永續海岸生態環境規劃策略
第七章 海岸生態環境復育規劃
第八章 實例分析
第九章 經營管理與實施計畫
第十章 結論
E.書名:國有林地上游集水區治理調查與規劃
第一章 計畫目的
第二章 計畫背景分析
第三章 集水區特性分析
第四章 治理與經營課題分析
第五章 治理對策研擬
第六章 經營管理對策研擬
第七章 工程計畫
第八章 計畫效益
第九章 案例說明
F.書名:防震減災:台灣地區未來的地震
第一章 防震減災28問
第二章 由401與416的地震序列看台灣地區板塊邊界的地震活動特性
第三章 台灣地區的板塊構造環境
第四章 台灣地區的活動斷層分布與現況
第五章 台灣地區地震活動性分析
第六章 台灣地區七級強震的未來趨勢
第七章 台灣地區六級以上地震的未來趨勢
第八章 台北盆地的未來地震潛勢
第九章 嘉南地震帶的未來地震潛勢
第十章 地震災害預測
第十一章 2006年台灣地區地震趨勢分析
第十二章 地震前兆觀測
後記
(2).從教師專業面提升環境生態技術教學品質之具體做法
在教師面的具體做法如下:
A.開發新課程,共四門:
(A).生態工法特論:a.河川環境整體營造規劃
b.海岸環境整體營造規劃
(B).環境污染監測、調查與生態恢復
(C).台灣生態環境概論
(D).地震與減災-台灣未來的地震
B.編撰教科書,共六本(A).河川環境整體營造規劃(第一年)
(B).地震與減災-台灣未來的地震
(C).區域排水整治及環境營造規劃(第二年)
(D).林班地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與規劃
(E).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與規劃(第三年)
(F).海岸環境整體營造規劃
C.充裕專業領域教學設備,共三間
(A).綠工程中心一間(電腦與數位教學設備)
(B).生態環境實驗室一間(電腦與數位教學設備)
(C).生態環境實驗室(生態環境試驗設備)
D.延攬學界與業界師資,共四位(A).學界-義守大學-詹明勇
(B).學界-台南大學-薛宜珍
(C).業界-綠色協會-魯台營
(D).業界-亞新顧問-林金德
E.執行政府人才培育計畫:協助農委會林務局進行人才培育(北、中、南、東各一場)「林班地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與規劃」
F.遠距教學:三年開設兩門科技通識遠距教學課程
(A).防震與減災:台灣未來的地震
(B).台灣生態環境概論
(3)從研發成果規劃面及學生面提升教學品質之具體做法
在學生面的具體做法如下:
A.建置e化教學平台
B.建置數位教學系統
C.產學合作成果回饋教學課程機制:延欖學界,業界專業師資共同參與課程開設與教科書審查
D.專業技能檢定,共五項(A)化學(B)農田灌概排水(C)下水道設施操作維護(D)物理性因子作業環境測定(E)化學性因子作業環境測定等技術領域
E.本位課程精進,共二門(A)生態工程特論-河川環境總體營造規劃(B)環境污染監測、調查與生態恢復,(研究生;兩門)
F.培育水環境規劃專業人才,共五本(A)河川環境整體營造規劃(B)區域排水整治及環境營造規劃(C)林班地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與規劃(D)集水區整體治理調查與規劃(E)海岸環境整體營造規劃,為流域整體治理與環境整體營造的完整訓練
G.健全生態環境實驗機制:研究生課程均與生態環境實驗室充份配合,對空氣、水、土壤的污染監測與調查均有整合式的訓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