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2日

研究方法新解



前幾天俊男問我:如何深入一個專案。
當在向他東拉西扯地談時,
突然想到...研究應該是要倒著做的,
啥???

一般的文章,
包含論文,
都是「起、承、轉、 合」的寫法,
以前有人附會這是八股,
可是實際上探究各式文章,
我們很容易發現,
幾乎都是這四個步驟的變形,
即使是小說、故事也不例外。

所以當我們在國小國中高中的國文課中,
除了特殊體裁外,
老師也幾乎是以這種方式來說明一般文章的撰寫法。

後來發現,
除了中文這麼寫,
外文(最常見到的是英文)也是這麼寫,
據我推測,
這與人性喜歡「找因果、下結論」有關,
因為這樣的因果性最清楚:
 起-緣由、鋪陳、帶讀者到幕前   | 前言
 承-背景說明、帶出事情發生的前因 | 文獻回顧
 轉-主題/主角托出、故事發生經過 | 研究方法、研究結果
 合-結局、下一回的提示      | 結論與建議(建議下個研究的方向)
上面的左側是一般故事或文章,
右側則是論文的章節,
完全一樣吧~

我遇到的很多研究生,
包含回想當年的自己,
在做研究寫論文的過程,
大多採「起、承、轉、合」順序,
例如老師給個題目(起),
開始讀相關文獻(承),
從眾多文獻找縫隙、在研究方法中做組合(轉),
最後研究出什麼就是什麼(合),
至於合理性的檢核,
就交給指導教授吧(不然他們要做什麼,對了,順便改改錯字和標點符號)!

上述的研究流程,
大概為許多研究室/研究生所遵行,
也沒什麼好懷疑的,
因為這和論文的章節順序一致(真是合理),
學長傳學弟,
博士班傳碩士班,
一屆流傳一屆,
形成堅牢不破的「鐵則」。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
鐵也是會生鏽的~!
朱元璋的丹書鐵卷(免死金牌)給了多少功臣,
而又造成多少功臣不理解「為什麼我已經有(好幾張)丹書鐵卷了還砍我」?
遊戲規則即然是老朱訂的,
他要改當然也隨他老人家。

離題了,
我想表達的是,
碩士班2年、博士班3~9年,
對碩士生來說,
研究方法還沒熟練、
文獻還沒能掌握,
就要交論文畢業了。
對博士生而言,
考語言檢定、考資格考、帶研究室、投國際期刊一篇、兩篇、再擠一篇,
最好再出國交換學生一年半載,
忙都忙死了,
那有時間去想研究基礎問題?

老師也不特別強調。

所以說,
就導致2個現象:
 一、某國際知名教授(及其學生)投稿數甚多,
   被引用數卻甚少,
   甚至國內業界根本不知道各學者的「最新力作」。
 二、碩博士論文除了拿來畢業及繳交到圖書館除列外,
   很難再有其他用途。
怪哉!

一點都不怪,
因為我們根本就搞錯了研究程序,
我們把文章的順序/論文的章節次序,
誤當成研究程序,
就會產生這種結果,
如圖1所示。
圖1 發散式研究方法

在圖1中,
「發想」可能是一個很簡單的想法,
然後為了這個想法硬是擠出個前言(起),
然後開始找相關的文章文獻(承),
發現有一些可以支持自已的想法,
也發現有一些前人做得不足的地方,
這時的範圍已經比當初的「發想」和「起」膨脹許多。
然後把自己已經知道的、新學到的、熟練的、不熟練的、時麾的、新奇有趣的研究方法,
拿來試試看(轉),
當一陣辛苦後,
我們會得到難以解釋的、不可用的、集中的、不集中的、莫名的、超出範圍的研究成果,
如同圖1中的「合」,
已經無法束縮成原來「發想」或「起」的情況。

如果我們夠幸運,
也夠有手腕,
在「眾多的」的研究成果中可以挑出一些和原先「發想」相近的資料,
而隱匿其他難以handle的成果,
也許還可以收束回原來「發想」或「起」的情況,
如同路徑(3)所示,
其中的「合合」指的就是為了合而合,為了結論而硬下結 。
但大部份大概都是爛攤子,
如同路徑(1)與(2)==>雖不中亦很遠矣!,
那就只能在論文的「建議」中鼓勵後來的研究者多多在某方面加油囉~

我承認我也曾經走過上面那段路,
真是往事不勘回首...

經過幾年的勞勞碌碌,
也在各個案子歷次審查會中受到委員們不可數的「刮洗」後,
我發現做研究/做規劃案/做事的方法可以說是一樣的,
提出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回路式研究法


這是一個立體的圖,
形狀如同蚌殼一樣,
由「發想」、「合」、「起」組成兩個蚌殼的連接點,
兩個方向的研究迴路形成上下兩「殼」(但上下只是為了繪圖,誰上誰下並無所謂),
至於「承」與「轉」,
則在這兩個蚌殼夾擠下有所範圍。

為什麼是這個樣子呢?
在這個圖中,
由發想連接「合」與「起」,
這使得在研究過程當中,
需要不斷地檢視整個研究方向是否朝向原來設定的目標,
以及是否會得到預期的成果。
至於「承」與「轉」,
則會變成配角。
以這種方式做研究,
很快就會有不偏離發想的成果,
以及些許的成就感,
回顧的文獻少、研究方法普通就投研討會或等級不高的期刊,
若增加文獻數、增加研究方法就可以投相應的刊物。

這種研究方法其實與老練的文獻閱讀法如出一轍,
先看摘要、前言、結論,
若有興趣再看研究方法與成果檢視其合理性,
文獻回顧只是為了讓研究更具說理性,
即所謂「大樹底下好庇蔭」。

其實提出這種研究法,
只是回歸到任何一個議題的原始初衷。
試想,
在沒有足夠的文獻、沒有超炫的研究工具,
各個領域的「開山祖師」如何做研究?
一定是他發現了一個問題/議題/需求(他不知道最後結果的),
然後猜猜看這個問題/議題/需求的可能解答(已經先猜結論為何),
再用自己具備(不足的)知識與(沒什麼的)能力,
以極大熱情卻又很花時間的(笨)方法探探看(轉),
逐次修正結論,
再回頭找找看其他人有沒有比較炫的解決方法(承),
這時他會吸收非常快(因為已經被自己的笨方法磨過了,巴不得學人家的妙招),
最後好好地把成果包裝一下,
寫個富麗堂皇的動機與目的抬高研究的價值(起),
這樣做起研究來,
心裡不是更踏實,
更能掌握研究的價值性,
更能預期研究的成果(其實早就知道了)嗎?

所以啊所以,
關鍵根本就是在「起-發想-合」這個蚌殼接合點上,
這卻是許多人難以掌握或難以切入的部分,
怎麼做?
以下列出幾點心得供大家參考:
 一、對任何現象與事物保持高度的好奇心。
 二、除了一些規律外,摒除心中的任何成見。
 三、注意事物的美感,尤其是對稱性、重複性、相似性、混序性。
 四、讓自己已經瞭解的事情或技巧變得更熟練,避免一味追求新技術(但什麼都不會者則不在此限)。
 五、經常無哩頭地把A和B放在一起思考,看看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當我們很熟練上述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動作時,
很容易在發想的同時,
連帶「合」與「起」一併生成,
最後只是需要花點時間,
好好地把「轉」和「承」整理起來,
就是一篇很好的研究論文。

願大家 研究愉快



劉衍志
2009.09.12~16
處於被五六個報告追殺的時候

1 則留言:

give me money,nomore words~ 提到...

你的想法很好
我也是研究生
看完你的論點
很受感動啊~
我也認為真會思考才是重點
特別是獨立又有創意的思考
謝謝這麼好的分享~
祝福你一切順利

同樣處於被多份報告追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