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5日

語言的學習與運用

語言,
就是溝通的方式,
不論是人與人,
或人與非人。

從嬰兒的牙牙學語,
到人過世的頌經禱告,
都是語言。

隨著歷史的演進,
某些語言消亡了,
某些語言卻成為強勢、共通語言,
如過去的漢語、阿拉伯語,
以近晚近的西班牙語、法語、德語、俄語、義大利語,
到最後英語成為全世界許多國家的官方外語,
甚至發展成一種錯覺,
認為英語強才是「國際化」。
不只是平民百姓這麼認為,
連高等教育帶頭學校都這麼認為,
但,
這種想法沒有問題嗎?

在一次私人的學術聚會上,
聽到這麼一個說法:
 「寫英文paper投稿才叫做國際期刊」
誠然,
個人非常不能認同這種講法。

在唐朝國力鼎盛時期,
各國莫不派使節留學生來學習,
那時的國際語言是:漢語(和現在的中文有些差異),
這個風氣遺留到現在的日本與韓國,
仍然認為漢語程度高是「高文化水準」的表現,
即使漢語的母國...不論是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都一窩蜂地「拚英文」。

在此要先澄清的是,
我個人並不是反對把英語學好,
為此文想要表達的是:
 1.英文並不是唯一的國際語言,
  在全球化日趨頻繁的現今,
  只要是使用人口到達某一程度者,
  都是國際語言,
  如英語、中文、法文(前殖民地)、德文(中、東歐)、俄文(前蘇聯)、西班牙文(中南美)、葡萄牙文(含巴西)、阿拉伯文(中東)。
  另外,
  因特殊原因,
  某些語言也應列入國際語言,
  如日文(商務)、韓文(商務)、義大利文(歌劇、藝術)、北歐語系(商務)等。
 2.在全球化的同時,
  在地化的程度更為加強,
  這點在後面會再談到。
  因此區域性的語言,
  就台灣而言,
  如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老一輩所講的日語,
  都是在地化的文化瑰寶。

由於全球化與在地化日益深刻,
這兩種看似背道而馳的演變,
實際上是毫無悖離的,
衍生出來的,
就是所謂的「在地全球化(glocalization)」

舉個例子,
近來開放陸客來台旅遊,
大家都在談「政府準備好了沒?」「台灣準備好了沒?」「旅遊業準備好了沒?」...
但究竟有沒有人想過,
人家來台灣想要看什麼?
故宮?夜市?101?阿里山?日月潭?
從安利團(在台灣稱為安麗,Amway)乘豪華遊輪來台灣可見一斑,
這群人都是在直銷業上頂尖人物,
購買能力遠超過我們想像,
有人在船上精品店買到的手表,
可以戴滿兩隻手臂,
有人老早就世界各地走透透,
什麼驚奇沒瞅過。
但,
這麼一群人來台灣還要看什麼?買什麼?
結果是,
他們在花蓮原住民部落的消費額遠高於在故宮。

這代表什麼?

這代表這群人都是老土?
都是盤子(閩南語)?
或者說,
他們看到感動他們內心深處的事物?

雖然沒有機會近身探看安利團,
但我看到的是,
這群人、這群充滿自信又極具消費能力的人,
表現出來的是那一份能夠聆聽自身心音、自身感受的模樣,
美感,
就此而生,
也更加堅定地認知自已想要什麼。

繞了這一大圈談了和語言無關的事情,
想要表達的是,
語言無貴賤。
好的學術論文,
用英文寫固然可提高國際視野與知名度,
用母語寫,
更不啻讓本國同好們得到更新的資訊?
就如同許多德文、法文及俄文的學者,
並不以所謂國際語言--英文來寫作。

俊男在面試時,
談到他在當兵時的同袍,
一位英文呱嘰呱嘰的台大研究所碩士,
令他對英文程度不如而心生自卑。
那時我說,
你台語行不行?
可不可以到鄉下和老人家聊天談地侃大山?
他說可以,
OK~就是這麼回事兒。

且不論政治議題,
我個人覺得台語是一種很美、很有意思的語言,
說它是以閩南語做主架構,
卻又比閩南語包含了許許多多的外來語,
如日文、平埔族語、荷蘭文及西班牙文等,
儼然成為一種新語言,
又因著新的文化與思維,
創造出連對岸都不得不跟從的超活力語種,
加上兩岸資訊快速傳遞,
許多台語好調老早在對岸各大KTV成為熱門歌曲。
我甚至曾經在東北通化往長春的中巴上,
看到電視播放東北二人傳在唱「愛拼才會贏」,
我可以保證車上除了我和太座外,
沒人聽得懂台語,
因為上面唱的沒有一個音是正的,
但大家似乎仍然很忘我地聽,
好像我們在聽外國歌曲般。

真的體會到台語的美與台語的愁,
是在我德國交換學生一年的時光,
在那之前我幾乎只聽英文歌(嗯~我承認那時有一點崇洋心態。雖然現在還是傾向聽外語歌曲,但主要是感受那文化演繹出來的元素),
台語歌大概就是伍佰陳昇,
但帶去的一片江蕙「台灣紅歌」,
完完全全勾起思鄉的情愁(明明只有一年,太座也在身邊),
也讓我感受到台語的美妙,
這是我對語言的第二次親密的接觸。

那,
第一次呢?

第一次是我在博士班迷入種植仙人掌的時候,
那時為了找尋美國與日本以外的種子與植株來源,
逛遍各種語言的仙人掌網站,
那時流覽器上「我的最愛」的仙人掌多肉植物相關聯結達800多個,
就可以知道我多麼不務正業(念博士班),
最後找到德國與捷克,
那時並未決定要到德國做交換學生,
所以德文也沒去看也沒去讀,
更別說捷克文,
但為了目標,
硬是搞清楚網頁上那些想都沒想過要學的語言,
雖然不是很深入,
但起碼入了門。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我的周邊。
大學時一位隔壁寢室的同學,
為了玩日文遊戲,
從查字典到閱讀無礙,
都是為了伊。

另一個例子是太座外文系的一位老師,
他是大陸清華大學工學院畢業(什麼系倒忘了),
後來因為興趣,
走上研究拉丁文之路,
連帶對拉丁語系如西班牙語、法語、義大利語等十分通達,
據太座描述,
上課時老師旁徵博引,
一個拉丁字根引到什麼語的什麼時態的什麼意思,
再加上背後有什麼故事,
常引發同學流露崇拜的眼神。

一般人都知道,
語言要越用才會越亮,
但殊不知,
我們在跨入一個新語言時是那麼的困難,
恐懼、害怕、擔心以後工作用不上...
在在顯示出我們學語言的...動機不純正,
這是禁錮我們已久的士大夫觀念所造成的,
也就是透過高效高速的學習,
快速地達到出人頭地的目的,
這個觀念,
不知道誤了多少一等一的頭腦。

在現今資料、資訊爆炸的時代,
老外的中文可能比某些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強上許多,
而學習語言的動機也不應僅限於就業工作用,
在某種情況下,
不經意的陷入,
反而能讓我們如滾雪球般,
不知不覺地到達「達人」的境地。

也拜網路發展之賜,
Google已經提出多種語言交互翻譯的功能,
網路上也有許多語言學習網站,
加上全世界的地圖與衛星照片都已經公開在網路上,
隨時等著我們去任何一個角落飛行觀光,
任何一個地方的風土民情也輕而易得。
若結合全球在地化的概念,
未來語言的學習,
可能會是這個模樣:

 對各主要語言入了門
 對各非主要語言知道一點點
 對自已的母語及本土語言達到文雅等級
 對官方第一外語能溝通無阻

如果說,
我們的歷史與地理,
能夠將各地的地名、人名原文標註上去(但不納入考試),
而且老師也能夠發音無誤,
就已經可以達到上面第1與第2點的程度了。

最後以一個笑話收尾:

 會三種語言叫trilingual
 會兩種語言叫bilingual
 會一種語言叫American
 為什麼?
 因為大部分的美國人認為世界各國都買美國的帳,
 所以只要會英語(實際上是美語)就好...

我們似乎陷在美國所營造出來的單一語言情節,
而忘卻世界上有上百種美妙的聲調,
甚至妄自菲薄我們的母語。
以前在成大土木有一位老師曾說:
 「連中文文章都寫不好了,
  還想寫英文paper?」
希望大家能夠跳出單一語言的窠臼。


劉衍志
2009.11.11在台南家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