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8日

評論天下雜誌「我的大學不見了」一文

在天下雜誌的Facebook上看到這篇文章,
就耐著性子將它看完,
並把那七十來篇的留言流覽一下,
一個心得:一個老問題、一堆老看法。

在這篇文章中,
雜誌整理了幾個摘要,
包含:
  • 大學生滿街跑...博士泡沫化時代來臨?
  • 「大學生了沒」可能變成「大學沒了」,大學教育不見了!
  • 「沒人要」的大學與大學生越來越多
  • 博士班畢業生,未來將找不到教職,變成「流浪教授」
當然,
這文章並不只是這樣,
建議大家直接連網看原文,
只是我覺得,
包含這篇文章的作者,
大家都陷入了一系列的情結:
  • 念書->為了日後找頭路
      這是最基本、最確實的觀念,念書就是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
  • 念書考證照->為了找更好的頭路,或能夠有更多的選擇
      迷失:在一段時間內,拼命只能做2份正職,再多選擇有何用?
  • 念書拿更高的學位->為了找更優渥的工作,或者更有發展性的工作
      迷失:拚過的人都知道,優渥只會讓人墮落,或讓人忙到無法享受。而所謂發展性,有時真是「時勢造英雄」,勉強不來的!
  • 念高學歷才能有前途
      迷失:前途除了自己能夠努力的那一份外,大多數是操在頂頭的幾個上司手上,能力的高低抵不過跟對或跟錯老闆!
  • 念大學已經是基本學歷
      迷失:在大學錄取率接近甚或超過100%的情況下,「學歷」已然與「學力」脫鉤!
  • 念研究所已經是必要過程
      迷失:在「學歷」與「學力」脫鉤的現在,往「更高學位」這條路似乎已從「實用」變成「裝飾」,也就是來掩飾學力的不足,而非興趣或使命使然。
  • 念博士班就是為了找教職
      迷失:一個畢業的博士生把博士的出路侷限在教職,實在是忽略了這些「被教」的大學生們究竟要什麼。若論教學,在過去碩士級的講師(或謔稱教匠)可能會比較能夠帶動學生。論教書,博士不盡然比較強(研究所課程或先端學程可能例外)。
  • 念博士班就是為了做研究
      迷失:社會上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很多,而「做研究」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並非解決問題的全部。在更多時候,溝通、瞭解、找出問題、定義問題、引導意向、化繁為簡、化學術為科普可能會更有意義,更有成就感。
上面的「系列迷失」當然並未盡列,
也並非全面,
但卻是普遍的情形,
主要是礙於傳統的「士大夫」觀念。
在過去「士、農、工、商」士居首位而睥睨其他行業,
那是因為讀書人相對較少的原故,
假設把「農、工、商」的子弟們往「士」的方向推,
造成「農、工、商」的技藝痿縮甚或失傳,
甚至奇貨可居的時候,
太多的「士」反而在搶那些原來就不需要太多人的就業市場,
豈不就造成「流浪教授」、「高學歷高失業率」的情形。

當然,
事情永遠不會如描述的那麼單純,
但起碼是個樣子。

當看到天下雜誌提到『博士班畢業生,未來將找不到教職,變成「流浪教授」』時,
我第一個想到是作家三毛的先生荷西,
他是哲學博士,
可是他也把博士學位證書裱起來掛在廁所,
為了追求三毛,
放棄高薪工作與最愛的航海來到撒哈拉沙漠。
在那個時代,
以台灣人的角度也許會覺得荷西很呆(念到博士了還呆!?),
但以現在這種「博士滿溢」的情況來看,
反而覺得荷西在做他覺得有意義的事。

現在在台灣,
有多少人,
或說有多少所謂「高知識份子」,
認為自己是在做有意義的事?
而認為自己在做有意義的事的人,
又有多少屬於「自我感覺良好」之類者?
真正抱著寬廣心胸做有意義的事的人,
恐怕很容易被人當成怪胎、被媒體八卦消費,
除了需要有很大的勇氣與毅力外,
更重要的,
對自己所做所為的深入且全盤瞭解,
以及無所求地投入無量熱情與有限生命的人,
又有幾何?

我想,
也是到了我們觀念該轉變的時候了。
同樣也具有博士學位的我,
在拿到學位證書的那一天,
還深深地覺得不足以勝任博士之銜而惴惴不安,
經過工作的磨練、他人的消遣與指教、反覆的跌倒與站起,
似乎慢慢抓到身為一位土木工程博士能夠做及應該做的,
不僅僅僅僅是教職,
而是細膩地、深刻地發掘及解決問題,
讓人家方便甚至成就別人。

這是我拿到學位後這四年半的體悟。

也因為如此,
我完全沒有一絲絲懷疑,
念研究所、念博士班、甚至念土木工程是對還是錯,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卻被很多人拿來做文章,甚至提出「男怕選錯行」的謬論),
為什麼呢?
因為在選擇行業時能選擇的次數太少,
大部分是一次(沒有轉系),
一次、兩次、三次的轉行會令自己感到厭煩,
既然頭洗下去了就洗完唄,
何需考慮?
至於興趣與否,
則是在掌握某種程度的專業後才搞得清楚的事,
有多少人能夠說在還沒深入一件事情之前,
就說對這件事很有興趣?

所以說,
學習路上如何走,
根本與抓鬮沒兩樣,
你抓了一樣,
沒興趣可以再抓,
再沒興趣還可以再抓,
雖然不限定抓鬮次數,
但人生總不會一直停留在抓鬮的階段,
而裹足不前吧!

現代人因為營養好,
加上資訊吸收得多,
總感覺能夠掌握一切訊息,
讓自己立於不敗。
殊不知在躊躇的時候已埋下不安的心理,
走任何一步都小心翼翼,
深怕失足,
但未來不易知、不可知,
又何苦拿事後諸葛來折磨自己、折磨兒孫、折磨別人。

李白言:天生我才必有用,
這個「必」字講得好,
意涵著對「天生」的信賴,
也意涵著對「我才」的信心,
是否我們對不易知、不可知的未來,
放鬆我們的緊張與緊蹦,
反而能夠讓自己、讓別人都得到更廣大的發揮空間,
藉此找到並看清定位,
然後好好地發揮,
我想任何的學歷,
都不會造成阻礙與懷疑,
也才能更像一個「人」。


劉衍志
20100408在台南家裏


後記:原來在寫文章的時候有一點其他的想法,
   但一恍神就Pass過去了,
   現在補充在下面。

我個人認為,
如果博士真的「滿溢」,
那未嘗不是件好事,
畢竟這已經是國家和社會投入資源的產出,
以及博士個人的意願,
在大鍋飯已經不夠的現在,
如何出去外面打獵找吃、開疆闢土,
可能才是這些「滿溢博士」如我輩者所應具有的心理準備。

以我個人經歷,
在畢業之初真的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投了十來本找教職的履歷都杳無音訊(後來聽說有一位電機博士投了50本才得到虎尾科大聘任),
到顧問公司或現場又心有不安,
擔心無法勝任害到別人,
也擔心人家老用某某博士來「刮洗」,
或上或下都不是,
家人對於就業的「關切」又時不時地在耳邊響起,
加上以前在研究室當帶頭的習慣了,
一時要哈腰曲膝還真發現腰桿與腿骨早已僵化,
種種外部內部的壓力,
真的只有「窘、冏」能形容。

這是我認為一個博士新生最容易遇到的心理狀態,
在過去也許博士量少、各單位搶著要,
這種心理狀態很容易被忽略,
或可能是在換跑道時才會再度被提起。
但現在博士人數大增,
這類「心理撞擊」只會更多,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處理得當,
讓自己能夠趁這種非常態心理一躍升級。

個人認為,
要突破這種窘/冏境,
有三點要努力:
 1.放下學歷,承認自己對社會及專業的不瞭解(認弱)。
 2.對於最基礎的事物要做到最好,例如洒水掃地、應對進退、彼此認知等(細膩)。
 3.勇於承擔,人家敢給我們就敢做(承擔)。

支持這三項的只有一個信念,
就是對自己的能力(不只是專業能力,而是自身所有的能力,包含耐操耐打)有信心,
也就是認同「天生我才必有用」。

這個節骨眼度過後,
我們會發現自己雖然起步得慢(誰叫我們在學校多蹲了幾年),
但暴發力與衝刺速度卻是比前輩快得許多,
我們會取得工作上的成就感,
涉足許多非原研究的領域,
進而與指導教授斷奶,
而成為一個名實相符的博士,
這時就不再畏懼前途茫茫,
也不會再去思想「是否走錯行」或「真不該念碩士/博士」這類無意義的念頭。
這是對個人提昇的一點淺見。

對於超乎「教職需求」的博士,
我個人以為,
這些人數絕對不會超乎「社會需求」,
因為光靠學校具教職身份的博士,
根本就無法解決社會上各領域的諸多問題與需求,
更何況現在學校對於新進博士的要求越來越高,
要國際期刊、要教學、要招生、要做社會服務、要指導學生、要做研究...
一個人的時間被切得七零八落,
一陣子之後就會發現有大半的時間是在應付行政與財務兩項,
做研究?
等夜深人靜吧~!
(但半夜一進研究室或實驗室,
發現碩博士生都回家睡覺,
只剩下你一個老人家獨自在空盪的房間中嘆息,
嘆息現在學生真難帶,
那像我們以前如何如何...)

我覺得這些超乎「教職需求」的博士,
應該要自行揪團,
以組合金剛之姿,
解決各種跨領域的問題。
也就是說,
在當前學校科系林立、學科專業過度分工的情形,
絕對只能因應社會極小部分的需求,
這是西方科學「解析方法」-拆解開來各自分析-所帶來的惡果,
使得老師的研究越做越鑽、學生的目光越來越窄,
家長與學子們越來越看不清楚究竟該選那一行。
這就是超乎「教職需求」的博士們的機會,
把過度拆解的學科重新組裝(縱使是老技術老方法),
並加以整理包裝(更方便、更好用、更易學),
然後再以整體的角度來檢視統籌,
回歸到東方科學的整體概念,
解決社會上各種過度切割的問題,
包含工程、族群、教育、經濟、政治.....
有太多太多可以做的,
而且非常有意義,
還可以填飽肚子,
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
甚至獲取在校任教職的博士難以得到的實務經驗與溝通能力,
也不必為了學生、行政、財務而氣得睡不著覺,
氣到半夜在研究室裏書空咄咄...

蒼海如此廣闊,
何需爭那一粟?


劉衍志
20100409在綠中心補充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看了版大的信有所感觸,敝人今年剛取得博士學位,小弟並非將此學位看得如此慎重,而是著墨在未來工作的熱忱之心與永續學習之上,折腰是必然的,無奈目前並無任何interview的機會,只能等時機點了,謝謝您的文章,感觸很深,希望順利就職,幾年後再來回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