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6日

教育...是怎麼回事?

最近聽到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
批評教育如何如何,
又很湊巧地看到輔大英文系退休國文老師謝錦桂毓的紀錄片
揚起了心中的一些思考,
所以為此一文,
說說自己的看法。

其實,
標題應該是要改成「學習...是怎麼回事?」,
但因為上面兩件事都是從教育出發,
所以還是維持原題。

為什麼要將「教育」二字改成「學習」呢?
因為從人類發展的歷程,
以及個人的經驗,
都可以發現人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吸收->蘊釀->散發」的過程,
吸收是用五感(眼耳鼻舌身)去感知外在的訊息,
包含別人散發出來的言語、舉止、文章等,
經過第六感(意,也就是腦袋)的儲存、篩選及思考的蘊釀後,
再以某種方式散發出來,
或成為更深入探討的種子。
這整個過程,
都是學習的過程,
而教育,
只是將一些訊息加以整理系統化後,
以引導、灌輸、介紹、感動、激勵等方式,
令其「有效地」吸收到人腦中。

說來,
教育應該是學習的一部分,
其起因應該是良善的,
因為唯有透過教育,
才可以縮短(知識)吸收的時間,
才可以減少(試誤)碰壁的痛楚。
但是,
教育並不是學習唯一的路,
即使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都不在,
只要意願夠強烈,
仍然持續學習。

所以,
我並不是很認同鄭崇華董事長的說法,
台灣「要求標準答案」的教育方式,
會扼殺年輕人創造力,
難以培育出具創造力的人才。
(他認為)那種嚴格要求學生的答案一定要跟課本一樣的老師,
是「學術能力不足」、「腦筋有問題」

殊不知,
我們之所以有創造力,
是因為我們掌握了某些工具,
或熟稔某種技能,
或通徹某種思考流程/思考體系,
才能夠達到有創意的「境界」,
而那些工具、技能或思考流程,
很多時候是所謂的「教書匠」,
以「標準答案」所錘煉出來的。
舉個例,
就我們現在說的語言...中文,
如果沒有個「標準」,
可能連隔壁鄰居都無法說上話,
更別說和大陸交流,
或以漢字和日本人韓國人溝通。
又例如比爾蓋茨說過:
「我從來沒有遇過考試不『背多分』的人能夠寫好程式的!」,
在寫程式的過程中,
除了和電腦溝通需要一定的語法邏輯外,
還要考慮團隊合作時,
以約定好的「標準」與伙伴的程式碼連結。

所以,
標準答案是必須存在的,
那是合作、溝通、互利的「平台」。

但在某種程度上,
我又認同鄭董事長的說法,
現在的教育太強調「教育」了,
換句話說,
就是「標準化過頭了」,
這可能是工業化社會的遺毒,
因為在現代化的過程中,
許多人,
包含教育者,
很容易陷入「成為大時代的小螺絲釘」的情結中,
把人當成「零件」在打造,
抹煞掉人的那種「不規矩、天馬行空」的動心起念,
而把追求秩序當成一種「美」。
也因為這樣,
閩南語才會有「囝仔人有耳無嘴」的說法,
也因為這樣,
過去的老師們才會敲著教鞭大喊「安靜」。
而教育者,
尤其是教育學者,
也才會有「教育救國」的妄言出現。

沒有標準會天下大亂,
標準多太多則了無生氣。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們的社會現在似乎是處在「學而不思」的狀態。
但在歷史上,
「百家爭鳴」的情況似乎屈指可數,
如中國的春秋戰國、中世紀的文藝復興、近代各種主義興起等,
顯然人類因為長時間戰亂或生活不安定,
而傾向安定的狀態。
但細細觀察,
卻又可以發現中小幅度的波動不絕,
這是一種動態的平衡。

我在「讀書方法新解」一文中,
曾經提及:
如何從教他吃魚、給他魚吃、教他釣魚,
到讓他學習製作釣杆和認魚的本事、游泳的技能、發展出保護自己、保護生態的知識與能力,
甚至是遊說他人加入保護環境行列的便給口才,以及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方法。
我們太過於強調那個「教」字,
因為我們是個講求「部分效率」的民族,
教給你...就結束了,
最後做個測驗/考試,
通過了給你打圈圈,
沒通過下次再來,
分出三六九等後,
就說第一等人才是突破重重考關存活下來的人,
這...
未免太直觀...太有效率了吧!
而真正在某方面有天份的人才,
卻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與扶持,
自己摸索得非常辛苦,
錯過了「黃金時機」,
就如同全國電子廣告所言「恁爸是細漢欠栽培」!

在過去歷史中,
有許多大鳴大放的時期(但不是文化大革命那種大鳴大放),
各種「異端」思想充斥社會,
而生成非常多元的文化,
卻又能夠共存,
這在某些民族文化中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現在來看,
卻是創造力的具體表現。

目前的教育,
除了因要求效率而欠缺引導,
也因為表面價值而極忽略向內挖掘的能力,
我們談別人的隱私是那麼地侃侃,
但卻非常羞澀害怕去探究自己的內心,
真真不可思議,
也因此謝錦桂毓老師的教學方法才會成為奇譚。

實際上謝錦老師的教法並不特殊,
他就是反覆在問那些一般人不屑一顧的問題,
你是誰?你現在在做什麼? 你瞭解你自己嗎?你的價值在那兒?
諸如這些問題在課堂上以幾近逼迫的方式問出來,
恐怕會被學生認為...這個老師真混,
而當學生這麼想時,
就是價值觀衝突的時刻,
也是謝錦老師所期待的氣氛。

學生不是笨蛋,
但要把自己的想法與內在無保留地自我剖析都很困難了,
更何況是把它說出來,
而謝錦老師最難能可貴的是,
這些看似簡單卻非常容易引起學生反彈的問題,
他幾乎是不計毀譽地在提出,
因為他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

而這個「真正的學習」,
由教育改革者、教育者及家長共同忽視,
在教材上的變化,
在教學方式的變化,
在教學設備的更替,
在在顯示我們真的非常注重皮毛。

以我個人的經驗為例,
在過去中小學教育中,
地理是我相當喜歡的科目,
許多台商也是因著過去受到本國地理的「摧殘」,
而對大陸地理不致陌生。
當Google Earth提出時,
我覺得我們的地理教育該大大改變了,
因為它就是除了親身經歷外的最佳旅行工具,
隨時都能飛到世界的任何角落,
但我不知道現在地理究竟是怎麼教學的,
它是活生生的、也是國際化的最短連結,
我們的教育家是否仍然把它當成「副科」來看?
若是,
那國際化也只是喊著玩罷了。

在我們的中小學教育中,
幾乎所有科目都可以串接起來,
但可惜的是,
我們教育的科目介面幾乎是整個交給學習體...也就是學生來進行,
這樣的情況下,
我們要指望學生能夠觸類旁通、旁徵博引?
真的是...只能指望了...

我心目中的教育,
是每個科目都能夠串接,
如「國文」引出老外學習中文的困難、以及學習中文的趨勢,
再從這趨勢探討歷史上漢字及漢文化的傳播,
再連接到古代地理與現代地理的差異,
再連接到距離的計算、風土民情的瞭解、交通運輸科技的發展...
再連接到物理、數學及族群的社會問題探討...
再連接到文化差異及調適,
...
這樣的教法實在會累壞老師,
但卻很容易帶領學習者進入無窮無盡的學習型社會。
而我們的孩子,
也需要像謝錦老師那樣投入的教育者,
讓他對這個視界有一初步認識,
而非背頌云云。


劉衍志
20100126

2 則留言:

蛙蛙 提到...

不僅僅是教育出問題
人心也問題多多

劉衍志 提到...

任何事物都有問題,
所以有問題,
或很有問題是常態,
反倒是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
(老師問:有沒有問題?學生答:沒有==>問題超大)

所以我個人並不畏懼問題,
因為解決問題那是往良善前進唯一的路。


劉衍志